新型体外反搏应用无创体外反搏技术,旨在改善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后的运动性疲劳,
同时对一些慢性运动损伤有独特康复作用。该技术应用于运动康复有以下机制。
1. 促进乳酸从局部肌肉(如下肢肌肉)到全身循环系统。运动疲劳局部症状表现为腰腿酸痛,它与乳酸在局部淤积有关。该技术应用气囊在下肢、腰部及上肢进行序贯挤压和放松,仅在双下肢及臀部,每小时挤压和放松次数近2万次,这是任何理疗师所达不到的按摩次数,有效促进局部肌肉乳酸向血液循环池排放,减少在局部淤积,明显缓解局部肌肉的酸痛症状
2. 促进乳酸代谢,降低血中乳酸的浓度。该技术增加肝脏血液循环,加速乳酸在肝脏中的代谢,由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加速降低,减轻了由于运动引起血液中高乳酸所引起的中枢疲劳等一系列症状(如失眠、情绪变化等)。
3. 该技术可以增加心脏的冠脉血液,由于运动,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加强,导致大量乳酸在心肌中淤积,引发“心脏疲劳症”。该技术通过增加心脏冠脉的血液循环,加速心脏局部乳酸向循环血液池中排放,减少心肌局部乳酸堆积,从而减轻心脏的疲劳。这也是目前只有该项技术可以实现上述作用。
4. 对于慢性肌肉劳损,特别是在慢性期,可以明显改善劳损部位肌肉的微循环状态,进而促使慢性劳损的康复。
5. 对于长跑运动员等长期应用下肢大强度比赛训练运动员,其下肢肌肉紧张综合症是常见症状,也是康复治疗的一大难题。该技术应用有望减轻下肢筋膜内肌肉的张力,是治疗该项综合症的一个突破。
6. 对下围棋、象棋等脑力运动员,在训练比赛间隙,应用该技术康复1小时,可以明显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增加大脑循环血量,可明显减轻脑力运动员的脑疲劳,以便更好比赛和训练。
7. 由于该技术可以增加肾脏的血液量,同时反复下半身受挤压放松,反复刺激下半身骨骼系统,促进骨造血细胞活跃。前者增加肾血流,可促进红细胞生长素的生成,后者引起血细胞活跃分化。长期应用可以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含量,这种有无兴奋剂的兴奋作用,有助比赛成绩的提高。
8. 应用情况。建议运动员在比赛后或训练后1小时恢复治疗,每次治疗45~60分钟,每天可恢复性治疗1~2次。可以长期恢复治疗,无副作用。但对运动急性损伤,急性期内禁用该恢复治疗。可在48~72小时后,有必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关注微信公共号
《聚鹿心肺康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