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疗法包括一组治疗手段,以心血管医生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强调整体和全程治疗理念,涵括预防和治疗两个医学目的,是心血管疾病稳定期患者最佳的治疗策略。
心脏康复人员的构成包括有心脏康复医师,护士,心脏康复理疗师/运动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师、药剂师。他们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心脏康复的艰巨任务。
❶心脏康复医师——全面负责康复团队管理,推荐患者,风险评估,制定处方,安全监测。
有心脏和大血管康复经验至少1年,或者在中国康复学会心脏康复委员会认证的心脏康复培训单位接受培训并获得证书。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❷护士——协调,接待患者,健康教育,随访,医疗急救。
护士工作经历5年及以上,有心血管急症救治经验至少一年,具有心血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心血管病学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以及人类生长与发育等),具有心脏康复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沟通能力。
❸心脏康复理疗师/运动治疗师——制定运动计划,指导患者运动。
理论知识:
具有心血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心血管病学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人类生长与发育等。
具有与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障碍、认知障碍等有关的功能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
专业技能:
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心脏康复医师开具的运动处方。
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制订功能训练计划。
能进行肌力、肌肉柔韧性、平衡能力等的评估。
能根据运动处方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练习。
能根据运动处方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健身步行、健身跑、功率自行车或步行机练习。
❹营养师,心理师,临床药师
❺志愿者或社会工作者
❻患者家属
一、心脏康复的科室设置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
医疗用房面积 | 20平米 | 30平米 | 100平米 |
康复门诊 | 有 | 有 | 有 |
康复治疗室 | 无 | 无 | 有 |
康复病房 | 无 | 可有 | 有(>8张床) |
心理/营养咨询室 | 无 | 可有 | 有 |
行为干预室 | 无 | 可有 | 有 |
人员组成 | |||
心脏康复医生 | 1人 | 1人 | 2人 |
护士 | 1人 | 1人 | 1人 |
心理/营养师 | 兼 | 兼 | 各1名 |
运动治疗师 | 1人 | 1-2人 | 2人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
健康教育相关 | 健康教育幻灯、书籍、模拟器材如图谱、图片 | 同初级 | 有健康教育室 |
功能测评 | 体重计、握力计、量尺、秒表、心电图机,各种量表 | 初级+运动试验 | 中级+心肺运动试验(平板或踏车)、肌力测评器械,呼吸睡眠监测,体脂测定仪 |
急救设备 | 除颤仪、血压计、急救药品、氧气 | 同初级 | 同初级+能开展急救PCI和CABG |
监测设备 | 心率表 | 初级+运动心电监测仪或无创心排 | 运动自动监测系统+院外运动康复监测设备 |
运动疗法常用设备 | 训练用瑜伽垫、脚踏板、哑铃、沙袋、弹力带 | 初级+训练用功率自行车或跑步机(2台) | 中级+训练用功率自行车+跑步机(8-10台)、上肢下肢肌力训练设备 |
二、心脏康复的评估工具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
量表测评 | 病史、烟草依赖、营养、运动、风险评估 | 病史、烟草依赖、营养、运动、风险评估 | 病史、烟草依赖、营养、运动、风险评估 |
身体体质 | 身高,体重,腹围,臀围 | 身高,体重,腹围,臀围 | 身高,体重,腹围,臀围 |
心肺运动耐力 | 6分钟步行试验 | 运动试验 | 心肺运动试验 |
肌力评估 | 握力计,30秒内坐下起立次数,30秒内单手举哑铃次数 | 同初级 | 初级+膝伸展肌力测定计 |
平衡性柔韧性评估 | 量表或徒手检测 | 评价量表或徒手检测 | 中级+平衡检测仪 |
睡眠状况 |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 睡眠呼吸暂停测定仪 |
体质成分 | 无 | 无 | 体质成分测定仪 |
心理测评 | 心理状态自评量表 | 自评量表,心理量表软件 | 自律神经测定仪,心理量表软件 |
三、心脏康复的治疗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
工作范围 | |||
低危人群 | + | + | + |
中危人群 | - | + | + |
高危人群 | - | - | + |
心脏康复内容 | |||
Ⅰ期 | - | + | + |
Ⅱ期 | + | + | + |
Ⅲ期 | + | + | + |
接受转诊,科研 | - | 接受转诊 | 接受转诊+科研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
健康教育 | 定期 | 定期 | 定期 |
耐力运动 | 踏板操、步行、慢跑、高抬腿运动 | 初级+功率自行车或跑步机 | 同中级 |
抗阻运动 | 徒手运动 | 徒手+小器械 | 中级+力量器械 |
平衡性柔韧性运动 | 徒手运动 | 初级+平衡球 | 中级+平衡仪 |
心理治疗 | 健康教育,药物 | 健康教育,药物 | 专业心理评估 |
物理疗法 | 中频物理治疗 | 中频物理治疗 | 中频,体外反搏,无创呼吸机,氧疗 |
营养指导 | 非专业 | 专业 | 专业 |
戒烟指导 | + | + | + |
随访+数据库 | + | + | + |
康复治疗师/运动治疗师执行康复训练并记录(包括实施时间,训练内容,监测指标),和医师运动处方记录需统一保管,供复核和审查。
每月至少一次康复团队不同岗位病案讨论会,并将讨论记录保存。
心脏康复次数:
发病后1周开始康复,建议6个月内参加心脏康复,总次数不少于36次。
运动风险评估低危患者:建议参加12次门诊康复治疗。
运动风险评估中危患者:建议参加24次门诊康复治疗。
运动风险评估高危患者:建议参加36次门诊康复治疗。
心血管疾病康复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流程
入选标准:急诊PCI血管再通,穿刺部位撤除弹力绷带后,TIMI血流Ⅲ级,Killip分级Ⅰ级,无胸痛发作8小时
排除标准:急诊PCI未成功,低血压状态,Killip分级Ⅱ级以上,反复胸痛,恶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室速、室颤 ),合并重症感染,肺病、肝病或肾病,慢性透析患者,痴呆,脑卒中后遗症,四肢畸形或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精神障碍,其他重症心肺疾患
日期 | 康复A级 | B级 | C级 | D级 |
活动前 | 1.无胸痛和呼吸困难等不适主诉,穿刺部位无出血、血肿 2.心率50-90次/分,血压90-150/60-100mmHg,呼吸16-24次/分,血氧饱和度95%以上 |
|||
功能锻炼 | 1.仰卧位双两腿分别做直腿抬高运动抬腿高度为30° 2.双臂向头侧抬高深吸气,放下慢呼气 2.3.5次/组,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
1.分别在床旁坐位,站立 2.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辅助站立 3.5分钟/次,每天2次 |
1.床旁行走 2.10分钟/次,2次/天 |
1.病室内活动 2.10分钟/次,2次/天 3.6分钟步行试验 |
活动观察 | 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连接心电监测设备,并严密监测患者症状及穿刺部位情况 2.如出现胸闷、胸痛、P≥20次, R≥30次/分,SpO2<95%,立即停止果冻,连接心电监护设备行床旁心电图并通知医生 3.第二天活动前,应征得主管医生同意(活动量减半或将活动计划推延一天进行) |
|||
认知评价 | 《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调查》 | 《营养运动评价》 | 《生活质量、精神状态评价》 | 《冠心病患者疾病认知调查》再评价 |
应对措施 | 组织患者参加健康教育培训 | |||
健康教育 | 1.周二下午16:00授课前填写《生活质量评价表》,讲课内容《营养、运动及药物》 2.周四下午16:00《冠心病的症状识别及自救方法指导》 |
需在开始运动康复之前向患者详细介绍运动处方内容,在患者每次运动康复的前、中、后给予评估准备心脏急救应急预案。所有参加心脏康复的医务人员需定期接受心脏急救训练,定期参与病例讨论。运动场地需备有心电监护和心肺复苏设备,包括心脏电除颤仪和急救药物。
2、患者教育
指导患者了解运动康复过程中身体的警告信号,包括胸部不适或其他类似心绞痛症状、轻度头痛或头晕、心律不齐、体重增加和气喘。
对于患者出现的身体不适及时给予评估和治疗。
强调遵循运动处方运动的重要性,即运动强度不超过目标心率或自感用力程度,注意运动时间和运动设备的选择。
强调运动时热身运动和整理运动的重要性,与运动安全性有关。
提醒患者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运动水平,比如冷热、湿度和海拔变化。
3、运动过程中
运动前要评估每个患者最近身体健康状况、体重、血压、药物依从性和心电图的变化。
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根据运动前的临床状态调整运动处方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本文心脏康复机构设置的依据来自美国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指南、欧洲心脏康复二级预防指南、日本经验、德国经验和中国经验。心脏康复不仅仅是治疗上的锦上添花,更是整体治疗的必要组成。
以上文字整理来源:康复从心开始——心血管疾病康复和预防培训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教授的《心脏康复机构设置》课件
瀚雅·Highermed 运动心肺功能测试系统
有氧康复训练、 核心肌群测试 抗阻康复训练
控制系统 评估系统 控制系统
南京瀚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公共号
《聚鹿心肺康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