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心脏康复与国际存在差距
客观来讲,中国心脏康复发展与国际的确存在差距,而这种差距主要是由我国当前医疗经济的基本模式所决定的,政府投入、医疗保险体制都注重治疗,而对预防和康复就那么重视。因此大量的钱,特别是医疗保险体制的钱都被用于治疗过程。
就心脏病而言,中国已经放了非常多的支架,介入手术的水平已经赶超世界先进。但是放支架以后能不能预防患者冠心病的再次发作?这些问题都是心脏的康复问题,所以我认为,还是需要国家从政策上改变目前的医疗保险体系,改变政府在医疗卫生投入的比重,侧重向预防、康复这两个方向去发展。
预防、治疗、康复不是简单的时间顺序
预防和康复本身之间的关系,我们也有所误解。过去我们一直把“预防、治疗、康复”看作是一个时间顺序,先预防,出问题了就治疗,治疗完了还不行就做康复,而实际上这个时间概念是有问题的。
预防的意义,不仅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预防疾病的发生,还包括在疾病发生之后预防疾病进一步的发展和再次的发作,而预防进一步的发展和再次的发作又和康复紧密的交集在一起,因此康复和治疗也是紧密交集在一起的,这就是早期康复的概念。
所以“防、治、康”应该是三个交织在一起的环,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流程。
励建安教授在本届长城会上做报告
可穿戴设备与互联网+
我们今天谈到可穿戴设备,其实宏观来讲,所有放在人体上可以有医疗作用的设备都叫做可穿戴设备。在心脏康复领域,可穿戴设备指的就是可提取心脏信号的传感器,心脏的信号包括心电图、心率,另外一个和心脏信号密切相关的就是运动信息。现在的智能手机可以很轻而易举提取我们的运动信息。
你每天运动了多少步?什么时间运动的?运动的总强度是多少?一天消耗了多少能量?如果把心率这个参数加进去,还可以测量和观察运动前后的心率情况,是否运动中相应加快,而运动后能很快恢复正常?夜间佩戴可穿戴设备,还能测量睡眠和安静状态下的心率。
这些都是对心脏康复有指导意义的重要参数,因此我认为,把可穿戴设备所能够提取的信息用于心脏的监测和康复指导十分有用。
而这些信息通过什么方式能让医护人员或家人知晓?现在的技术只要有手机有信号,你就可以接收到所有的信息,距离已经不再是问题了。当然只有手机信息还不够,还需要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当可穿戴设备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这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传感器就是物联网。
比如,我们希望当患者有异常情况发生时,这个装置可以报警。那么,什么情况该报警?什么时候不该报警?智能化的分析处理是重要的内容,有了它,可穿戴设备才能实现透彻的感知。我想会给心脏康复带来革命性的发展,弥合过去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沟通不足的问题。
沟通不足不能单纯靠增加医患双方见面时间来解决,因为大部分时间医患无法见面,也不应该过于频繁的见面,因为每个人都还有自己的生活。但是通过刚才提到的物联网技术,就能够把医患之间所需要交流的信息充分沟通。
在全新的医疗时代,医疗服务进入每个患者的家庭而不骚扰患者的正常生活,每个患者只要他希望自己的信息被监测,他只要能够及时更换电池,就可以实现。如此一来,我们社区卫生服务才能真正落实到家庭。
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些和文化相关的内容,比如我们现在常讲到老年服务体系。子女远在千里之外、万里之外,子女怎么知道老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有心脏病的老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让子女通过手机随时知道父母现在的运动状态,从而推知心血管状态。现在的居住环境都是独门独院,门一关谁也不知道他在里面是不是有情况发生。
你不能手中随时拿一个呼叫器,但如果物联网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患者只要出现心电异常,立刻就可以被报警,医务人员及时上门,如果他不该睡在床上的时候还睡在床上,那医务人员立刻就可以上门了。反过来说,他该睡在床上的时候跑出去了,我们也可以立刻知道这个人肯定出问题了,要不然半夜三更跑出去干什么呢?很多老年性痴呆都有这个问题,走出去找不回来了。其实你只要有我们刚才讲的传感器,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这个患者。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或者互联网+的世纪,我认为加出来的就是传感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各个领域,尤其是对医疗领域,会是一个重大的革命。
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审批问题
可穿戴设备的审批问题,我认为应该持客观的态度,假如这个可穿戴医疗设备对患者可造成身体伤害,审批就必须非常严格。但我们今天讲到的可穿戴设备,只是提取患者心脏和运动信息,然后再传输出去,这个过程对患者产生伤害的可能性是零。但是我觉得审批也还是必要的,为什么?关键是智能化分析这一端,分析错了可能给患者一个错误的结论,同样会带来问题。但是目前审批的流程应该简化。
关注微信公共号
《聚鹿心肺康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