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华心血管杂志2015年2期“聚焦百年系列” 作者:胡大一教授
我国的心脏康复起步于20 世纪80年代中期,比欧美国家晚了20年。
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变革中, 心血管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有机会走出国门, 学习借鉴国际心血管病防治的发展经验, 开始了解现代心脏康复的理念与实践。
河北省人民医院曲镭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 在吴英恺教授的大力支持下, 开始了我国心脏康复的艰苦创业, 1986 年已在我国医学期刊发表心脏康复方面的综述与论著。
罗征祥院长和冯建章教授领导下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心内外科设置了心脏康复科, 孙家珍教授一直奋斗在心脏康复领域, 之后把接力棒交给了现任心脏康复科主任郭兰。
湖南长沙的湘雅医院孙明教授力主坚持心脏康复发展, 送自己的心内科博士刘遂心去美国专修心脏康复, 守住了湘雅这块心脏康复的重要阵地。原浙江医院金宏义院长在医院设置有病房配备的心脏康复科。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 随医疗市场化和生物技术化的大势影响, 全国心脏学科纷纷聚焦以导管为基础的介入技术, 重创我国刚刚起步仍很脆弱的心脏康复事业, 包括曲镭教授开创的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康复的一些“根据地”大多消亡。
相当多医院连运动负荷心电图都毫无兴趣开展, 运动心肺试验在国内的心血管科室极少开展。
我国心脏康复走入低谷,既无医疗保险支付机制, 也不受绝大多数心内外科学科带头人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心脏康复不能为科室和医院带来“ 收入”的快速增长。
20 世纪70 至80 年代, 曾在我国广泛开展的体外反搏也在冠状动脉介入冲击下荡然无存, 反而90年代后在美国成为心脏康复的辅助措施。
在心脏康复长夜难明赤县天的最困难时期, 南京医科大学励建安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刘江生教授带领虽弱小但顽强坚守阵地的中国心脏康复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执着地推动中国心脏康复的发展,
制定了心肌梗死和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的指南或共识, 翻译出版了欧美国家心脏康复的经典教材, 保住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湖南湘雅医院、浙江医院、上海同济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庆中心医院等心脏康复基地, 华西医科大学也做了院内1 期心脏康复探索。
长城心血管病会议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曾开设心脏康复论坛, 但未能坚持下去。
新一轮的医药卫生改革为中国心脏康复带来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尤其是2013 年岁末与2014 年国务院先后发布的关于大力推动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促进体育消费两个若干意见更为中国心脏康复的发展出台了综合配套政策。
新一代的中国心脏康复的创业者, 继承发扬老一代开拓者的奋斗精神, 正在开创我国心脏康复的新局面, 山西省心血管医院的心脏康复新经验接地气, 可复制, 可推广。
2014 年已有100 多个城市近千人参观了这家医院的心脏康复中心, 很受启发, 信心大增。北京和睦家医院的现代化康复医院( 含心脏康复) 已在一年半前开业运营, 应对高端人群需求, 越办越好。
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云南昭通中医医院、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原北京朝阳二院) 等百余家新兴的心脏康复中心将在2015 年拔地而起。
以患者为中心, 以团队服务为模式的全面( 5 个处方: 药物, 心理, 运动, 营养和戒烟) 和全程( 1、2、3期) 管理、服务与关爱, 有中国特色、发挥中医特长的心脏康复正在蓬勃发展。
我国心脏康复的模式和5 个处方的解决方案同样完全适用于我国的老年养护和心血管高危患者的健康管理, 也可供肺、肾等疾病的脏器康复提供可借鉴经验。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们坚信心脏康复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心脏康复对推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推动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生物-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转型, 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反复住院, 减少不必要血运重建技术, 合理控制费用不正常增长, 增进医患和谐,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注微信公共号
《聚鹿心肺康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