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健: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

吴永健: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

我国心脏病患者发病率仍居慢病发病的首位,心脏病不仅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加剧了紧张的医患关系,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心脏康复指运用各种有效干预方式,确保心脏病患者处于最佳的身体、精神及社会状态,可有效减少心脏病患者的发病率及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使患者重回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 的理念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近几十年心脏康复逐渐发展为完善的心脏康复独立学科,欧美等国家相继发布了心脏康复临床操作指南。我国心脏康复体系的发展在近30年内经历了尝试、起步、倒退、再发展的历程,目前处于再发展的初期阶段,仅有少数综合医疗单位开展了心脏康复相关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心脏康复的意义凸显且心脏康复中心数目也与日俱增。心脏科医生应充分重视心脏康复,发挥“心脏康复核心纽带”作用,使患者意识到心脏康复的意义和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康复科医生开展工作。

心脏康复是基于对患者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戒烟、营养咨询、体重管理、血压管理、血脂管理、糖尿病管理、运动训练、心理咨询、健康宣教及药物治疗等医疗干预措施。心脏病患者“静养-养病”的模式已成为过去式,心脏康复倡导心脏病患者从“早期活动”到“有氧活动”为基础的运动康复。我国心脏康复的开展结合了中医药特色,开创了我国特有的心脏康复模式,陈可冀院士于2015年11月倡导成立了第一个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脏康复专家委员会”,迈出了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探索的第一步。中医常说“三分治,七分养”,当然病不能光养,还得动,这是中医的认识不足,在养和治的过程中太保守,缺少动的方面。因此,真正符合中国人的心脏康复,一定要中西医结合,引入中医“养”的概念,并强调动静结合。

中医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疾病的诊治及预防理论。中医倡导活血化瘀、益气养心的理论,辨证施治针对心脏病患者阴阳气血盛衰选用合适的中药治疗,整体调节机体,针灸、推拿、按摩、外敷等中医常用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发挥了神奇的作用。中医康复做为中医治疗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谨避外邪” “上工治未病” “心主神明”等诸多养生康复理论。“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己病防便,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理念相符,在疾病的初期阶段采取防御措施,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发病率。心脏康复包含Ⅰ 期、Ⅱ期和Ⅲ期心脏康复,涵盖疾病的院前、院中及院后治疗,与中医理论“杂合以治”相同,注重整体治疗、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的病情特点采取综合治疗方案。中医的养生康复方法例如太极拳、八段锦、拔罐、中药内外治等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成本低,且已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及家庭广泛使用和推广,且具有“质优价廉、简便实用”的特点。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养生运动,现逐渐成为医学界的“新宠”。太极拳注重修身养性、内外兼修,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具有很好的强身健体的功效。习练太极拳时相对缓慢、深长的呼吸会加大肺活量,有利于气血运行;太极拳融合形、气、神,心身相互作用,可让人内心平静,减少焦虑。巴西学者Rosane Maria Nery进行的随机单盲临床试验,12周时耗氧量峰值太极拳组较基线增加了14%,对照组下降了5%(P<0.0001),太极拳可以改善心梗后患者的有氧代谢能力。

“众口难调调众口,一枝独秀秀一枝”,心脏康复项目开展在我国尚未得到医疗保险基金的支持,心脏病患者基于对心脏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年龄、经济、地域、生活习惯等因素对心脏康复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心脏康复发展的模式不能照搬欧美日模式,应根据国情针对不同需求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心脏康复项目。打造由区域医疗中心(临床评价)、社区医疗中心(康复指导)及家庭康复(持久康复)为一体的可持续的心脏康复综合体,充分利用不同医疗资源,保障心脏康复开展的最低层次的需求,力争使患者的心脏康复受益最大化,国外研究已证实家庭为基地的心脏康复模式同样有效。同时结合社会资源,产业化心脏高端康复平台,提供个体化、专业化、精准化的高端心脏康复以适应不同层次的患者的需求。我国心脏康复的开展在西医心脏康复的基础上融合中医药元素,将会开创心脏康复新模式。

聚陆医疗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7年9月8日15:11: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juluyiliao.com/873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